欢迎访问 中华环保联合会固危废及土壤污染治理专业委员会 !

今天是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农田污染修复

首页 > 土壤修复 > 农田污染修复

时报圆桌 | 提亮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主持人 赵姗

 

编者按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我国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2023年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本期圆桌,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邀请代表委员及资深专家围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话题,就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湖泊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催动生态产业发展的新动能三个方面建言献策。

 

张福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农业绿色发展势在必行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 张福锁

 

【核心观点】

农业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保护与现代农业发展并不矛盾,青山和金山能够兼得。新时代的农业绿色发展要不断创新思路、模式和做法,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守住美丽中国的“生态屏障”。

中国经济时报:在前期广泛调研实践的基础上,您今年向全国两会提交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建议。在您看来,应如何理解农业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新时代,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有哪些新特点、新模式?未来农业绿色发展的发力点有哪些?

 

张福锁:第一,农业本身是一个绿色生态产业。

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简单地讲,农业生产就是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供人类生活消费,可以说,传统农业是全程的绿色生产过程,是一种天然的生态产业。但是“靠天吃饭”的模式效率低下,满足不了人口日益增长的需求。随着工业化进程和科技发展的推进,化肥、农药及高产品种的出现极大地缓解了人口增长带来的食物压力,饥荒等发生频率明显下降,也正是有了农产品剩余的出现,才有了市场交易和现代社会的发展。但农用化学品的大量投入,使得农业发展成为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化现代农业,改变了传统的自然生产方式,满足了人类生活需求,却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背道而驰,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农业面源污染带来的水体富营养化、土壤酸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如何建设农业的生态文明,协同绿色和发展的关系,实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我国实施了一系列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二,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是满足人民对优质健康农产品和绿色生态环境等美好生活需求、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农业绿色发展以绿色理念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形成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工作合力和良好氛围,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强大支撑。自2015年绿色发展理念提出以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重大行动,农业绿色发展取得良好阶段性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在农作物生产方面,资源投入大、环境排放高,现有的技术创新无法满足绿色发展的需要。二是在动物生产方面,畜牧业养殖量增幅快,规模化程度快速增长,极大地改良了传统小农户的种养循环模式,加剧了养殖业与种植业的分离,畜牧业生产的环境代价高。三是在农产品质量方面,由于生产与需求不匹配,加工损失严重,农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优质、营养、健康和绿色生态的需求。四是在农业资源环境方面,可持续发展形势非常严峻。比如,2014年与1980年相比,我国粮食的总产量只增加了90%,但是氮肥投入增加了1.8倍,氮肥过剩2.4倍,环境代价增长1倍。因此,农业绿色发展亟待找到新的发展模式,推动建设农业生态文明进程。

第三,农业绿色发展新特点新模式。

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农业绿色转型,就是由高投入高污染,转变为高产优质高效少污染,简单地讲,绿色发展的指标是,产量大幅度提升,投入大幅度下降,效率大幅度回升。实现增产30%、增效50%、减排50%,农产品品质大幅提升,农民收入翻一番,农田生态服务功能大幅提升,这才是未来绿色可持续农业的远景。

在新时代,农业绿色发展有新的特点:一是多目标协同,协同实现粮食安全、资源高效、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绿色减排。二是多学科交叉,单一学科解决不了系统的综合问题。三是多界面互作,充分利用界面互作潜能,增强界面互作效应、提高系统效率。四是多主体融合,农业绿色发展不靠单一主体,而是靠多主体的融合,“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来共同实现。五是多途径落地,“自上而下”设置绿色环境卡口,采用政策手段倒逼全产业链条优化,“自下而上”零距离创新适用性技术及其应用模式。六是要有全域全产业链系统解决方案,链接“绿色生产—绿色产品—绿色产业—绿色环境—绿色政策”,探索出以全产业链绿色发展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以及应用新模式。

第四,未来农业绿色发展的发力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绿色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未来农业绿色发展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是耕地地力提升和土壤健康培育。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基石。针对我国农田土壤变瘦、变薄、变硬等多重退化问题,通过“障碍因子消减—耕地质量保育—产能提升”的土壤培育思路和途径,提升土壤碳汇,培育高质量土壤,耦合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产能提升行动,推动农田存量不减、良田增量提质,实现耕地健康和永续利用,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国家战略。

二是创制绿色投入品,改善化肥农药长期施用不科学、养分和农药利用效率低、环境影响大的问题。通过工农紧密融合,突破生产过程绿色化和作物响应智能化的技术卡口,建立养分全量利用、绿色低碳化工生产技术,生产出能够对土壤、作物、气候以及生产技术作出积极响应的绿色投入品,做到少投入、多产出、少污染。

三是建立农业全产业链绿色标准体系。以“消费者和市场需求”的“绿色标准”,倒逼产业链绿色转型,从品牌建设和产品标准入手,优化农业生产过程,建立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包装运输—仓储加工一体化的全链条绿色标准体系,确保产地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构建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发展格局。

四是重塑中国食物系统,满足全民营养健康需求。从人类营养健康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双向”驱动,尊重消费习惯,优化膳食结构,协同满足营养健康及绿色低碳需求,通过可持续的膳食结构,从消费端优化农业食物系统,协同实现人类营养健康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终极目标。

 

张甘霖:让大地“眼睛”更加清澈明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 张甘霖

【核心观点】

湖泊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是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的关键。湖泊的生态环境问题表象在湖里、根子在流域。对湖泊生态环境的治理必须基于系统的观点,将湖泊和流域作为一个整体,标本兼治,使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健康状况整体提升。

中国经济时报:您深耕土壤资源研究领域30多年,现在又与“水”打交道,您认为应如何看待湖泊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张甘霖:在山水林田湖草沙构成的大地上,透明清澈的湖水正如明眸,映照着天空大地,是锦绣河山最为传神和亮丽的精华。湖泊的形成,是独特地形决定其可以汇聚着地表的径流,而在特定的流域背景下,气候、植被、湖盆构造等共同决定着湖泊的水量平衡和水质特征。湖泊自身作为一个生态系统,随着这些环境因素不断演化,因此,湖泊也有其生命周期。

湖泊不仅是径流的汇聚之地,也是地表物质循环的重要枢纽,可以说,湖泊的好坏标志着区域环境的好坏。重要的生源要素如氮、磷和其他矿质元素不断地随着径流和大气沉降进入湖泊生态系统,维持湖泊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长和演化。湖泊的水量、水质和生物所构成的生态系统三者之间密切相关、互相影响,并决定着这个系统的健康状况和演替进程。在健康的状态下,湖泊维持清水状态和多样、丰富的生物物种,但如果流域环境发生了退化,物质输入情景也因之而变,湖泊生态系统必然随之转变演变进程。因此,正如人的眼睛是否明亮很大程度上标志着身体是否健康一样,湖泊的好坏也是区域生态环境的一面镜子。

我国大于1平方千米天然湖泊有2759个,总面积达91019平方千米,仅占我国国土面积不到1%。虽然湖泊面积及其在陆地中占比都非常有限,但发挥着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单就供水而言,湖库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支撑着我国47%人口的饮用水。人类自聚居以来,生存和发展就与湖泊密切相关。无论早期的农业繁荣,还是后来的全球城市化、工业化,大多傍水而生、傍湖而生,湖泊提供了清洁便利的水源、多样的水产、宜人的景色,为满足人类物质和精神需求提供了重要的服务。总而言之,湖泊在区域水资源安全保障、防洪抗旱和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人类的干扰极大地改变着自然背景下的湖泊生态系统演变进程和方向,常常给湖泊生态环境带来极为显著乃至不可逆转的冲击。美国科普作家丹·伊根在描述北美五大湖兴衰时写道,“这是一片被20世纪中期大规模工业污染的水域,因处于无氧的状态而被宣告死亡,大量易燃化学品和油类的积聚使其窒息”。除了严重的工业污染,还有大湖周边工业化的农业源排放的影响,大量由化肥产生的氮、磷和杀虫剂、除草剂等有机污染物不断排入大湖,既带来“寂静春天”的恐怖,也使得伊利湖藻类激增,成为“北美死海”。不难看出,即使是这样具有巨大环境容量的大湖,如果不控制污染物的输入,也难逃退化乃至死亡的厄运。

我国的湖泊也同样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还是人为活动的干扰。水利工程建设对湖泊水位调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量的围垦使湖泊面积显著萎缩,过度捕捞使重要鱼类等水产资源枯竭并使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发生显著变化,大量的污染物排放造成严重的富营养化,气候变化的影响使得上述变化更加复杂。以长江中下游湖群为例,因为围垦和淤积的影响,曾经的“八百里洞庭”已从上个世纪40年代末期的4000平方千米缩减至目前的2500平方千米;号称“千湖之省”的湖北,自新中国成立初期到现在,湖荡消失超过2/3,水面缩小了3/4;太湖流域也经历了类似的变化,大量湖泊遭受围垦。自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诸多湖泊夏季屡屡出现蓝藻爆发,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造成的水危机震惊全国,这无疑是一记警钟,警示人—湖关系在持续恶化。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湖泊生态环境问题高度重视,围绕太湖、巢湖、滇池等重点湖泊开展了强有力的治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洱海、查干湖、洞庭湖、滇池、巢湖、丹江口水库和青海湖等实地考察调研,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修复方略,使湖泊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上升到国家和各地政府的重要议程。《中国湖泊生态系统研究报告》表明,我国重要湖泊的水质得到改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也在进一步恢复。

但是,对湖泊生态环境治理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我们必须有十分清醒的认识。虽然湖泊治理力度不断加大,但是现阶段我国湖泊的生态环境问题依然普遍存在。比如,湖泊富营养化没有得到根本缓解,“三湖”等标志性湖泊蓝藻水华问题严峻,湖泊水源地水质安全威胁依然存在;湖泊水生植被退化严重,净化能力减弱,生物多样性下降;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叠加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引发东部地区湖泊洪涝灾害频发和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萎缩咸化;暖湿化气候背景下青藏高原内流湖与高山冰湖快速扩张,灾害风险显著增加。可以说,湖泊的生态环境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切不可认为目前的向好转变是“已经治好”。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和任务。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湖泊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是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的关键。湖泊的生态环境问题表象在湖里、根子在流域。因此,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对湖泊生态环境的治理必须基于系统的观点,将湖泊和流域作为一个整体,标本兼治,使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健康状况整体提升,使湖泊这一大地的“眼睛”更加清澈明亮。

 

郧文聚:展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下一程


自然资源部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土地学会耕地红线科学传播专家工作室首席专家 郧文聚

【核心观点】

大力催动生态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建设“第四产业”。用产业创新力量,带动金融创新、经济体系创新。从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治理的角度来看,不能仅仅盯住城市空间,而是要看到更为宽阔的乡野空间。都市乡村蕴含着巨大的生态经济发展潜力,要助力其释放。

中国经济时报:您如何看待生态产业化?您对生态产品开发生产的未来趋势有什么研判?应如何催动生态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郧文聚:国内外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人类已经创造并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正迈向生态文明。而人类文明变迁的核心力量是主导产业的革命性进步。人类原始文明,是以采集渔猎业为标志的;农业文明是以定居后的种养业发展为标志的;工业文明是以机器装备为标志的,在工业文明过程中,出现了重化工、能源和信息革命,极大地内涵式丰富了工业文明的实际成效,也带动了传统农业的系统改造,使工业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出现了高水平的耦合与协同,创造了奇迹。产业理论家总结概括了这个发展历史,提出了第一产业(农业与采掘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商业服务业)划分的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进步,得到了广泛认同。有理论家提出,信息产业是第四产业,得到了不少积极响应,但信息产品与化工产品、能源产品一样,构成了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的组成部分,并不独立,而生态产品则不一样,是完全独立于农业品、工业品、服务品而存在的,生态产业是名副其实的全新产业,即“第四产业”。

中国生态文明思想,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有丰厚的当代实践支撑,有先进的创新思想引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气势磅礴、波澜壮阔、蔚为大观,是十四亿中国人正在齐心协力、精心绘制的壮丽诗篇,是发生在人类所栖居的蓝色星球上的当代传奇。

新文明反映新需求,新需求需要新生产。生态产品的价值越来越为全社会所重视,生态产品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大。如果说传统的旅游产业是发现和体验差异,那么今天的精品旅游需求则更多聚焦了生态产品的消费。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产品供不应求的堵点、痛点、难点正在快速得以解决,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更加丰富的生态福祉的局面正在向我们走来。

生态产品的开发生产是一项全新的事业,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是两条根本路径。而生态产业化的发展更具有根本性。因为,无论是现有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还是工业生产技术体系,不仅没有很好地完成绿色化改造,而且历史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仍在继续伤害着自然生态本身。自然生态复壮、脆弱生态治理、严重污染防治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

但是,仅仅看到和下决心治理历史遗留问题是不够的,必须大力催动生态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建设“第四产业”,即生态产业。用产业创新力量,带动金融创新、经济体系创新,把“两山论”创新思想实实在在地转化为物质力量,从源头和底层构建新的增长点。

从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治理的角度来看,眼睛不能仅仅盯住城市空间,而是要看到更为宽阔的乡野空间。都市乡村蕴含着巨大的生态经济发展潜力,要助力其释放;刚刚跨过国家级贫困线的地区,往往是自然生态脆弱的地方,要加大生态产品开发“输血”,用越来越稳固的自然生态安定格局,来支撑更好更快更稳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农林牧渔经济区,应坚定而自觉地走绿色发展之路,为进入高品质生活新阶段的中国人民提供越来越好的以品质为保障的优质地理标志产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管理的新体制,全面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加强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管理首尾相顾、加大合力,一定能够让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下一程更加光彩夺目,类似“中国山水工程”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旗舰项目会越来越多,带给我们的生态福祉会更加使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感到“心甜”。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 14 区青年沟东路华表大厦五层501

电话:010-53650806

邮箱:acef_chs@163.com

中华环保联合会固危废及土壤污染治理专业委员会
京ICP备2021034064号